竹筏港綠色隧道之旅
四草竹筏港渠道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四草大眾廟後方,百餘年前是運送鹽糖等民生物資的人工渠道,水不深,只能通行竹筏,可以通到七股,由於部分渠道淤積,無法通行,就被廢棄了。位於大眾廟後方的渠道兩旁,長滿了紅樹林,形成了台灣地區獨一無二的水上綠色隧道。
來到四草,不能不知道「四草」地名的由來。
四草因過去到處長滿「草海桐」而得名。草海桐又名「海草」、「海桐草」,它莖內的髓發達如通草心,有點像保麗龍,可當造紙之原料,故又名海通草,簡稱為「草」,「草」的閩南語如果讀為「ㄘㄠˋ」,是指青草;如果讀為「ㄘㄜˋ」,是指草海桐。四草閩南語發音為「ㄙˋ ㄘㄜˋ」,意思是「四界攏是草」。這是四草地名來源之一。
四草古名為「北汕尾」(又稱北線尾),從古地圖來看,原先是台江內海的一個荒島,後來因為內海泥沙淤積,成四個湖泊,湖中長滿了草海桐,所以叫做四草湖,後來草湖漸漸淤成了濕地,就簡稱為「四草」,這是四草地名來源之二。
四草大眾廟的地理位置在台江內海北汕尾島南端,建廟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,廟裡主祀「鎮海元帥」,是四草漁民的信仰、生活文化中心。鎮海元帥本名陳酉,台灣人,清朝平亂有功,被乾隆皇帝封為水師提督,負責鎮守台南,他去世之後,乾隆諡封陳酉為「鎮海元帥」,立廟留名。每年 農曆十一月十二日 至十五日舉辦鎮海元帥聖誕千秋活動,十分熱鬧。
發展觀光,要注重門面,竹筏港綠色隧道之旅的售票處,是臨時搭蓋的鐵皮屋建築,很不雅觀,有關單位應該注意改善。
遊水上綠色隧道搭乘的竹筏,並不是真的用竹子製造的,而是用十支大塑膠管代替竹管,併排舖設而成。船上放了大約二十張小塑膠椅讓遊客坐。解說員特別說明,坐小椅子,穿越綠色隧道時才不會碰到頭。
河道兩旁是茂密的紅樹林,導覽解說員會詳細的介紹,包括五梨跤、水筆仔、欖李、海茄苳及土沉香、台灣海桐等多種植物,以及河灘的招潮蟹、彈塗魚等生態。
觀光竹筏離開碼頭不久,會穿越一座吊橋,這座吊橋名叫「海堡吊橋」,通往「海堡遺址」。
在綠色隧道旁邊有一個「海堡遺址」白底紅字牌子,這個地點的正確名字是「荷蘭海堡遺址」,原是荷蘭人於一六二七年在北線尾沙洲建立的「熱勿律非砦」(四草海堡),與安平古堡遙遙相對,戰略位置非常重要。西元一六五六年,四草海堡的主體建築被暴風雨帶來的大海潮沖毀,荷蘭人也沒有重建,因此被泥沙掩埋,三百多年來,四草海堡只存在地方人士的傳說之中,直到一九六二年,因為工程施工才被發現。由於若要完全開挖,又擔心日後不易維護,因此回填恢復原狀,只在開挖現場豎立解說牌,供遊客憑弔。
茂密的紅樹林,有許多「居民」,包括招潮蟹、彈塗魚、水鳥等等,生機蓬勃。
冬天來了,有些紅樹林也會掉葉子;春天來了,枯枝將會發出嫩芽,再顯盎然的綠意。
綠色隧道的末端是釐金局遺址,據說是收貨物稅金的地方。釐金局旁邊胡水閘門,水閘門外面是魚塭。
留言列表